会员动态 | 35年共成长,16年同闪耀——天合光能落子新加坡十六载,共绘绿色能源合作新篇章
日期: 3 10 月, 2025
2025年是中新关系建交35周年,也是天合光能在新加坡深耕的第16年。十六载旅程,既见证了天合光能在全球能源舞台上的稳健成长,也见证了中新两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与拓展。两国经贸往来的蓬勃势头,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使天合光能在这片开放包容的热土上,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与见证者。
扎根“狮城”,走向全球
2009年,天合光能成立了新加坡子公司,在这片融合开放与创新的热土上,开启了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新加坡优越的投资环境、充足的人才储备以及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为天合光能的国际化布局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1年,子公司升级为天合光能亚太总部,标志着天合光能不再仅仅着眼于区域运营,而是以新加坡为战略支点,辐射亚太、贯通全球。公司持续深耕本地市场,加速全球能源转型进程,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供应链与服务体系,持续为世界带来领先而可靠的光伏产品与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这一战略升级,使新加坡成为连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不仅优化了全球供应链网络,也强化了研发能力,并在金融与市场策略上实现与中国总部的高效协同。从狮城出发,天合光能正在更大舞台上,以科技与合作照亮全球能源未来。
十六年耕耘,用绿色装点花园之城
2021年,新加坡政府发布“2030年绿色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在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至约6000万吨,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作为这一蓝图的重要参与者,天合光能以技术创新和高效产品为支撑,助力这座“花园之城”在绿色经济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在腾格水库60MW漂浮式光伏项目中,天合光能供应了12.2万片210至尊系列双玻组件,使其跻身全球最大内陆漂浮式电站之列。该项目不仅展现了天合光能组件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的高可靠性和高发电效率,更以每年约3.2万吨的碳减排量,为新加坡实现水务系统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样,位于勿洛蓄水池的1.5兆瓦漂浮太阳能发电系统也采用了天合光能提供的高效组件,仅占用蓄水池水面的2%,便可为约800套四居室组屋供电,每年减少约1500吨碳排放。
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已为新加坡提供14.6万片组件,每年可提供约1.09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减少约43,500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超过200万棵树。通过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天合光能不仅为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的实现贡献了力量,更以清洁能源点亮这座“花园城市”的未来画卷,为全球能源转型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同时,天合光能以新加坡为战略枢纽,持续将清洁能源的足迹拓展至东南亚各国,为区域绿色转型注入澎湃动力,携手各方共绘可持续发展的广阔蓝图。
互信,开放,共赢——中新携手攻克前沿技术
在中新合作的沃土上,天合光能以科技为桥梁,与新加坡携手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通过对储能电池、AI+储能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天合光能不断深化与新加坡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将创新成果融入绿色能源的每一个环节,为可持续未来开辟无限可能。
天合光能以开放的姿态,结合自身在光伏与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致力于与新加坡前沿科研力量携手探索能源产业化的未来。2024年,天合光能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开启了为期三年的联合研发计划,聚焦储能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攻关。依托A*STAR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双方致力于开发新型储能材料与创新解决方案,以先进的研究方法提升电池性能;2025年初,天合光能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签署技术合作协议,通过能源研究院(ERI@N)与电力工程中心(CPE)展开深入合作,围绕储能配置规划与能量管理的关键技术,打造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储能解决方案。通过AI+储能等创新技术的引入,双方将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的优化与应用,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储能解决方案。
以可再生能源、储能与智能电网为纽带,这些科研合作不仅彰显了天合光能在全球绿色产业链中的技术引领力,更折射出中新两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高度契合。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承载着两国共同的绿色愿景,更为全球产学研创新树立了合作典范,书写了互信、开放与共赢的崭新篇章。
让“中国智慧”继续闪耀新加坡
展望未来,天合光能将持续深耕新加坡及东盟市场,将合作延伸至产业生态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等更深层次领域。天合光能将继续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为亚太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中企协秘书处
2025年10月3日
来源: 天合光能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