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疫情背景下的 “一带一路” 建设

日期: 4 6 月, 2020 目录: 协会新闻 汇融狮城

       自2013年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已有7年时间。7年来,中国同138个国家签署了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共同展开了2000多个合作项目,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当前疫情对 “一带一路” 合作确实造成了一些影响,但都是暂时的,也是局部的。从整体和长远看,经过疫情的考验,共建 “一带一路” 的基础将更加牢固,动力将更加充沛,前景将更加广阔。在 “后疫情” 时期的新背景下,如何实现新阶段的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往来,这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各沿线国家投资企业正在思考的全新的命题。

       为此,“共同抗疫” 栏目特别策划推出《聚焦疫情背景下的 “一带一路” 建设》专题访谈,面对当前疫情特殊背景下的国际环境,围绕疫情对 “一带一路” 建设的国际合作影响、如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金融法律服务如何为 “一带一路” 保驾护航等相关议题,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任冬艳女士、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国际管理董事总经理张志坚先生2位金融界人士和中国港湾(新加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良记先生、新加坡盛裕集团国际业务总裁张永昌先生、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执行主席李雪民先生3位工商企业界代表以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先生、新加坡艾伦格禧律所中国业务部争议解决主任冯璞女士2位法律仲裁专家,共同探讨后疫情时期 “一带一路” 新的合作领域,畅谈 “一带一路” 倡议构架下全方位合作的新探索与新实践。本专题分为三期发布,敬请关注。

第一期:疫情对 “一带一路” 合作的影响

(一)如何看待疫情对 “一带一路” 建设的影响?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共建 “一带一路” 更好推进国际合作?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任冬艳: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及金融市场造成了强烈冲击,加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和放缓了 “一带一路” 的建设速度。为有效遏制疫情,“一带一路” 沿线各主要国家均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供应链、国际贸易、货物及人员的流动。当前,尽快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和生产,仍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经济体面临的主要任务。       

当前形势下,中国同 “一带一 路” 沿线各国在信息分享、物资采购、医疗救助、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各国项目合作领域也从硬件基础设施转移到金融科技、技术和数字贸易、医疗卫生系统等软实力建设中来。我们相信,在合力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更多、更有效的新合作模式会应运而生,这也将为各国持续推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一带一路” 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国际管理董事总经理张志坚:

       从目前情况来看,疫情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间合作造成的短期负面影响巨大。但长期来看,随着疫情过后国际社会对 “一带一路” 倡议理解的进一步加深,“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将会围绕 “共商、共建、共享” 的发展理念在更多领域内全面深化合作。共建 “一带一路” 的关键是 “经济 全球化” 与 “互联互通”。当前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结合本国实际采取了例如入境限制、检疫隔离、 停飞航班等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人员互访、产业链布局以及物流运输等,但这些负面影响都是暂时的。

中国港湾(新加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良记:

       从中国港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因疫情而遭遇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劳动力供应不足,二是境外供应链断裂。以新加坡建筑市场为例,因为原有劳动力部分源于中国,部分源于其他国家,如南亚印度、孟加拉国等,多国因疫情实施了边境管制,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建筑行业所需的部分原材料和一些机械设备因疫情影响生产,导致了供应缓慢甚至暂停。我们认为,有效控制住当地疫情,是推进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的保障,中国也在利用本国的资源和丰富的抗疫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抗疫。随着新加坡疫情逐渐趋于稳定,政府开始探讨逐步放松对中国的入境管控措施,希望劳动力及产品供应链能够逐步恢复并缓解。

新加坡盛裕集团国际业务总裁张永昌: 

       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一带一路” 合作可能在疫情之后变得更为重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需求处于低迷状态,各国政府强烈需要刺激经济需求。疫情再度证实了数字化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虚拟会议、在线培训和教育、在线娱乐、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将实现继续增长的领域。我们预计,企业能够适应这些新的需求,在这些领域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未来,我们会更多听到 “数字丝绸之路” 和 “健康丝绸之路” 这样的提法。

             

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执行主席李雪民:

       由于全球各国几乎无一幸免地处于抗疫与复工的两难境地之中,经济活动预计不会短时间内迅速全面恢复。在全球化的时代,供应链的绵密已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应对疫情的全球性协调机制,因此 “一带一路” 倡议推进途中也势必面临挑战,这是我目前对疫情发展和因此而造成对全球的冲击所做出的判断。我认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眼前的要务是抗疫,把国内疫情控制住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义务,此时大国就更应该发挥领导力,肩负起带领各国逐步走出困境的道义责任,一方面联手把疫症的预防与治疗手段全面分享,同时协调全球供应链的有序运行,双管齐下。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对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在不断积聚,增加了 “一带一路” 共建的困难。但就目前看,这些冲击和困难都是可控的,不会从根本上阻止 “一带一路” 的共建步伐。而且,“一带一路” 合作对于各共建方,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缓解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一带一路” 提供的协调协作平台及其彰显的开放、合作精神,也是应对这场全球危机所最为需要的,“一带一路” 建设必将成为各国对抗疫情的重要联合平台和风险抵御机制。目前,各国家和地区多为应对疫情发布系列管控措施和鼓励经济运行的政策,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的企业应密切关注最新动态,提前规避管控、消减违约风险的同时,充分利用政策便利,预先做好复产复工的各项资源准备。

新加坡艾伦格禧律所中国业务部争议解决主任冯璞:

       疫情在世界各地多点爆发后,首先是 “一带一路” 相关项目所需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等难以及时到位。如果物资不能及时到位,产品不能及时的按照合同交付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合同违约问题。其次是企业财务问题。企业的供应链发生变化,进而对生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物资即便能运到,但是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也会给企业财务造成一定压力。第三是对投资项目造成影响。此次疫情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不仅会损害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旅游等服务业合作,还可能会对其他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