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进博会信息动态

日期: 3 11 月, 2020 目录: 媒体报道 新闻资讯

1.进博会“医食住行”保障到位,上海张开热情的双臂

  新华社11月1日报道: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40万专业观众将齐聚上海,共同见证中国经济活力和开放决心,同时体验“医食住行”的精细周到。上海正张开热情又令人安心的双臂,全力以赴举办一场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国际博览会。

  检测、消毒,严格防疫更安心

  数据滚动比对确保持证人员健康状况符合要求、两道测温过滤线、测温验证功能融合……上海在原有城市服务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再叠加疫情防控举措,本届进博会全面落实“全程闭环管理、全链条可追溯、全量核酸检测、全部查验准入、全面环境清消”。

  上海市卫健委指定33家医院作为进博会定点医院;完成场馆内5个医疗站、12辆救护车以及临时观察处置点等布局设计;组织开展场馆的室内空气检测、集中空调检测等。结果显示,馆内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已达国家A级标准。

  “我们医生、护士、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将在3号医疗站提供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于亦鸣主治医师说,“大家都经过专门培训,并储备了防护服等各项设备物资。”

  12项消毒指引、专业消杀团队,展会期间场馆内每晚进行全面消毒,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朱仁义告诉记者,展馆、会议室、厕所、餐厅……消毒工作全覆盖,更细化到每一个门把手、水龙头,“我们将在观众离场后工作到深夜,既保证消毒效果,也减少第二天消毒剂的残留和对人体的危害。”

  进博会期间,每天将有100多名红十字志愿者在5个红十字救护服务点、4个医疗站点和各场馆内提供现场救护服务,场馆内还配备6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本届进博会还将有一支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专职志愿者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提醒场馆内参展者和工作人员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维持无烟环境等。

  人员、物品,入境参会更便利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全市20个出入境办证点的基础上,开放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境外人员服务站,为境外参展、观展人员及其团队成员和家属提供政策咨询和出入境办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境外参展、观展人员因前期布展和后续商务洽谈需要延长在沪停留期的,在国家会展中心现场就可完成。

  上海海关加强进博会入境人员和进境展品监管,在继续保持往届进博会推出的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基础上,对于参展人员进出境积极推动“智慧旅检”建设,扩大进境托运行李物品“先期机检”试点,推广进境人员健康申报电子化等。

  上海机场边检站在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开通14条进博会边检专用通道,其中有8条位于浦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边检入境大厅;选派业务骨干承担专用通道查验任务,安排“百人外语志愿服务队”民警值守咨询引导岗位。

  自10月8日以来,德国、波兰、丹麦、捷克、瑞典、西班牙等国家展品密集从洋山港入境。上海洋山边检站将防疫环节前置到船舶航行阶段,边等候船舶靠港,边开展信息排查,在船舶抵港前便能准确判定涉疫风险;同时优化船舶入境查验流程,组建服务先锋队,在边检办证大厅设立进博服务专窗,优先保障载运展品船舶的边检手续办理。

  出行、吃住,全力以赴“越办越好”

  闪亮的红色车厢、可爱的熊猫“进宝”……上海久事公交巴士三公司介绍,除了开通3辆进博会主题专车外,公司还配备40辆保障用车,对85名驾驶员进行了针对性培训。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蔡敬艳表示,今年进博会坚持集约出行和公交优先,进一步提升交通保障的精细化和观众的体验度。强生出租公司驾驶员沈云飞将第三次参与进博会交通保障工作,他专门在车内准备了“百宝箱”,装有晕车药、充电线、纸巾、笔、垃圾袋等。

  上海市交通保障部门为“进得来、出得去、行得畅、防疫好”做好了部署安排,包括对核心线路实施最高运力配置,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车型作为公交接驳线的主力车型,组建了2500辆规模的新能源进博会专属保障车队,设置周边临时停车场共计20处,可提供大车位1500多个、小车位1700多个等。

  记者在参加第三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综合演练的必胜客餐厅看到,这里严格遵循“单向就座”的要求,人均用餐面积提升至3平方米。除了提供更安全的就餐空间,本届进博会还将上海早餐工程的流动餐车引入了场馆;在76家固定餐饮商户、日最大供餐量达到12万份的基础上,将设置14个临时供餐点,每日可额外供应餐食约4万份,提供中西式餐饮品类超过50种。

为确保来宾“住得下、游得好”,上海面向1151家进博会接待宾馆酒店部署推进“科技赋能 无忧入住”保障服务举措。文旅部门指导宾馆酒店确保体温检测设备、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充足;酒店明确提示并严格查验来宾“行程码”“健康码”等,依托大数据落实疫情精准防控。

2.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瞩目进博会)

    人民日报11月2日报道:春申浦水碧如秋。黄浦江畔,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行,“四叶草”热情欢迎老友新朋。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

  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深刻分析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出“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倡议,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界期待中国智慧为促进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全球性挑战  全球性合作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2020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主席优素福·贝尼安坦言:“现在是最需要全球合作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呼吁国际合作,因为“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是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的务实选择。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就是要欢迎各国朋友,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热情发出邀约:“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处于十字路口,中国方案和行动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赏。

  “中国是开放合作、互联互通的榜样。进博会是一次绝佳的契机,推动五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相互了解,我们应该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多米尼加总统梅迪纳说。

  中国大市场生机勃勃,进博会万商云集。

  这是一个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和上亿市场主体的巨大市场——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人均GDP跨上1万美元台阶。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将是今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上半年,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相对保持韧性;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同比增长4.9%。“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明年将为全球GDP再贡献1.5万亿美元,中国消费者将推动其中近40%的增长。”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吉姆·奥尼尔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前景。

  当前,各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中国克服重重困难,如期举办进博会,坚持以开放求发展、促合作,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信心与动力。

  获得感更强  信任度更足

  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在参会各国企业眼中,越办越好的进博会“释放出中国正在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努力与世界紧密融合的信号”,让企业“发掘更多市场机遇,与用户、合作伙伴碰撞出更多火花”,是“跨国企业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

  看好中国市场,外商纷纷投下“信心票”:首届进博会上,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第二届进博会上,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第三届进博会,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70%,更有近百家参展商已连续签约未来三届。

  得益于进博会效应,法国健康食品公司达能的新品上市效率大大提升,销售通道进一步打通。去年进博会上展示的近40款明星产品已经成为中国民众家中的“熟面孔”。

  得益于进博会效应,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的多个创新药品在华审批速度加快。今年,公司先后在上海成立数字创新实验室和中国外部创新合作中心。

  得益于进博会效应,位于江苏的竞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与制造业企业英格索兰“结缘”,购买了一批先进的空气压缩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省电,“投资两年就能回本”。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以诚相待、普惠共享是根本之计。

  为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共享中国发展机遇,首届进博会上,中国邀请30多个国家参加,这些国家企业不仅享受免费摊位,还能免费运输展品。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中国再次为47个最不发达国家中40个国家的企业参展提供免费展台。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冈比亚的民族服装服饰、南苏丹的手工艺品、坦桑尼亚的蓝宝石,赞比亚的野生蜂蜜、马达加斯加香草……备受青睐的产品,为这些国家“打开了一个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窗口”,赞比亚商业、贸易与工业部部长克里斯托弗·亚卢马说。

  事实证明,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进博会顺应的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机遇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中国始终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以开放、合作、共赢精神同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今年以来,中国两次出台稳外资新政策,发布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增设三个自贸试验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郑重宣示,中国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中央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一系列重大举措,彰显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气魄和决心,也展现了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的满满诚意。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强生全球资深副总裁、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说,改革、发展、创新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特别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为外资医疗健康企业在华继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书写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3.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准备就绪

  人民日报11月2日报道: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将于11月4日在上海举行。“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进博会将呈现更多特色和亮点。”10月30日,第三届进博会新闻发布会宣布。

  本届进博会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共设置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六大展区;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展,展览面积比上届增加14%;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第三届进博会展览规模更大,参展企业质量更好,展品展览水平更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说。

  曾在首届进博会上推出“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的爱尔兰医疗科技公司美敦力,今年将带来第二代产品“双腔起搏系统”。美敦力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说:“进博会已经是我们与中国伙伴携手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

  10月26日,法国珠宝品牌卡洛芙的“镇店之宝”——一颗重88克拉、有57个切面的黑钻完成通关手续。未来几天,它将在第三届进博会上亮相,完成其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次展出。

  就在10月,卡洛芙中国首店在上海开门迎客。从签约报名参加进博会到开出首店,卡洛芙仅用了5个月时间。这样的速度,得益于进博会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

  与进博会主会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街之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展览展示、贸易促进、引资孵化功能于一体,在“促展品变商品”中担当重要角色。开业两年来,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设立39个国家馆,引进进口商品8万多件。

  孙成海介绍,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特殊形势下,第三届进博会主动调控参展参会人员规模,重点邀请有明确采购意向的专业观众到会。各地采购商报名仍非常踊跃,共组建39个交易团、近600个分团,注册单位11.2万家,注册人数达到40万人。其中,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的达2238家,年进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有近1400家。

  为持续放大进博会的平台作用和溢出带动效应,上海今年又新增7个常年交易服务平台,总数达到56个。进博会展期内销售的展品进口环节“三税”全免、允许参展企业办理进口特殊食品临时许可证等13项政策,如今已形成制度性安排。今年还新增允许展品在展会结束后转入特殊监管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等6项支持措施。

  “同舟共济应对挑战、开放合作共享未来”,将于11月4日开幕的第三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围绕这一主题共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全球经贸合作,发出“虹桥声音”。

  本届进博会期间,上百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配套活动将陆续举办。这些活动将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相协调,主要包括政策解读类、对接签约类、新品展示类、投资促进类、人文交流类、研究发布类等。

今年进博会的公共防疫专区将备受与会人员关注。48家签约展商将展示口罩、防护服等前期防护类产品和CT、检测试剂等中期检测类产品,以及“人工肺”、呼吸机等后期治疗类产品,回应人们对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期待。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