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全国推行的上海24条稳外资措施,究竟有何长处?

日期: 27 4 月, 2020 目录: 媒体报道 新闻资讯

4月21日,商务部发了个通知,决定将上海稳外资的24条措施向全国推广。(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版上海市稳外资新举措)

▲ 商务部网站截图。

上海这些措施有何过人之处?为什么要在此时推广到全国?稳外资遇“三座大山”

受疫情影响,中国吸收外资形势不容乐观。据官方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216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按美元计下降12.8%。

商务部部长钟山曾撰文指出当前吸收外资面临的几大严峻挑战

——国际投资蛋糕缩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预计,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将萎缩40%,跌至过去20年来最低水平。国际投资持续低迷,将进一步加剧引资竞争。

——跨国投资布局的不确定性增加。为应对疫情影响,跨国公司可能会做出一些应急性、战术性的调整,对未来全球分工布局带来影响。

——招商引资活动受限。今年以来,不少外企生产经营受到疫情影响,利润再投资的空间受到挤压,短期扩大投资意愿下降。同时,由于不能现场考察洽谈,部分在谈项目不得不暂停或延缓。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外资企业数量不足中国各类企业总量的3%,却创造了中国近一半的对外贸易、1/5的财政税收、1/7的城镇就业。稳定外资,不仅有助于对冲疫情影响,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此时此刻尤其不能放松。定向服务 解决“近忧”

此次由上海向全国推广的稳外资措施中,既有解决投资者“燃眉之急”的短期政策,也有从根本上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对投资者吸引力的长远之举

例如,针对外企营业收入和利润被挤压,追加投资“有心无力”,新规明确要加强重点外企联系服务制度,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名单,选派官员作为“首席服务员”进行一对一式的协调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帮助外企复工复产方面,上海行动一直比较迅速。早在2月下旬,上海就开始对700多家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部分潜在总部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对5万家外企开展全方位联系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在防疫物资、物流运输等方面的难题。比如,筹措防护用品,满足复工复产需求;推动各区加快总部企业补贴申办手续办理速度,提前兑付财政支持政策,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等。

上海部分区还采取了“组团服务”形式,由一位区领导、一位部门负责人、一位镇或工作区负责人组成服务团组,22位区领导分别联系38家重点外企,督促相关部门解决企业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

不少地方近期也在加大对外企纾困力度。广东发挥省长联系跨国公司的“直通车”制度,从物流、劳动力、原材料、防控物资四方面加强对外企的协调服务,帮助解决沃尔玛、LG、达能等40家跨国企业和商会诉求;北京也在帮助协调解决外企采购、物流、税收、社保金、房租等问题。

这些定点帮扶举措效果正在显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中国8700多家重点外企中,复产率超过70%的已达72.8%。扩大开放 回应“远虑”

除了解决外企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上海的稳外资措施在改善营商环境、推进制度创新方面也有不少针对性强的举措,体现出以改革开放提升对投资者吸引力的鲜明特点。

例如,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按照“一项目一议”的方式,争取在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实现更大力度开放。有外商看到这条规定后,立刻打电话给上海市商委,申请“先行先试”。

针对外企希望能公平参与政府采购,上海提出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供应商条件确定、评标标准等方面不得对外企实行歧视待遇,不得限定供应商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股权结构和投资者国别,以及产品和服务品牌等。

至于知识产权保护,上海明确要加大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者提高赔偿数额,并减轻权利人的举证负担。

此外,上海还提出提高涉外资政策的透明度,涉及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调整的文件,要合理规定从公布到施行之间的时间,给企业留出调整的时间;发布涉外商投资的行政文件要及时提供英文参考译文。从这些细节中,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资在华经营提供便利之周到细致可见一斑。

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向全国推广,无疑将提升中国整体对外资的吸引力,稳住外资基本盘。

今后,中国稳外资政策力度还将继续加码。

钟山日前称,将持续推进投资促进和招商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招商机构和平台,组织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争取一批新的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此外,还要抓紧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重点加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维护外企合法权益。

将应对疫情的短期措施与改善营商环境的长期举措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解决在华外企具体困难,助其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振信心,更有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

最近,一些跨国公司已经用加快在华投资布局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美国零售巨头Costco宣布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二家门店;丰田最近公布新的电动汽车计划,将和一汽合作,在天津建造一座电动汽车工厂,两家公司将在该项目中投资约12.2亿美元。

随着一系列稳外资措施加快落地,未来或将有更多外企用脚投票,共享中国机遇。

Comments are closed.